太極拳引進落空的學理研究
田金龍
(上海體育學院研究生部,上海 200438)

摘要:通過對太極勁與外力運動規律的探索,揭示太極拳功手病手差異之根源,進一步分析其輕重沉浮"的外部特徵,從內外兩個層次展開了引進落空之技的學理研究。
關鍵字:太極拳;太極勁;外力;功手;病手;引進落空
中圖分類號:G852.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1909200001—0005—04


The Academic Study Of "YiJinLuoKong"
TIAN Jin-long
(The Postgraduate Department of Shanghai Physical Education Institute . Shanghai 200438; 37 Years Old ,Man,Doctor Postgraduate )

Abstract: This thesis is to explore tbt origin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Gongshou" and " Bingshou" in Taijiquan by studying tbe principle of Taijijin and Waili , furthermore. to analyse the exterior characteristic of their “QingZhongChenFu". It probes the technique of "yinJinLuoKong" from the inner and outer sides.

KeywordsTaijijin;Waili;Gongsbou;Bingshou


   引進落空是太極拳中的基本技法,本文擬從勁氣運行規律的角度來揭示其內在原理,並就正確掌握 該技法所應注意的操作技巧,談談自己的一得之見。

1.消息盈虛的原理


     陰陽之消息盈虛的運行過程與勁氣的活動規律有著一致性,陳鑫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運用消息盈虛的原理闡釋了太極拳引進落空的技法,並作一圖描繪了二者的相互關係:從圖中可以看出,陰 陽二氣通過特定的聯繫方式,在它們所聯結的共同體中,顯示出活動的規律性。對於這一規律性的內涵,陳鑫援引來知德的注解進行了闡釋。他說:息者,喘息也,呼吸之氣也,生長之氣也,故人之子謂之息。以其所生也,因氣微,故謂之息;消者,減也,退也;盈者,中間充滿也;虛者,中間空也。”[1]此段文字揭示了這一規律性的內在意蘊。武技如果從把握人體運動的規律性入手,就能夠達到控制對方的目的,制人於無形之中。所以,陳鑫多處說明打拳就是,即權衡對方的來勢,據此判斷如何使用技法。陳鑫所謂細膩熨帖,中權後勁來宜聽真,去貴神速”[2],強調的就是這一層意思,權衡就是聽勁,就是感知對方的勁路變化和當時的身體狀態。如果把這種敏銳的感覺和正確的判斷貫穿在動作的整個過程之中,同時又要使注意力有聽專注的話,那麼.把握人體運動的規律性就顯得至關重要。

2012119165830240.jpg

2.引進落空的技法 
    根據消息盈虛的原理,陳鑫總結出引進落空的技法,他說:自子至醜寅,我之引,即息也。自卯至辰巳,我引之使進,即長也。自午至未申,即敵之盛氣盡處,即我之轉關處,亦即擊人處。敵不得勢,其氣即消滅,不能不有落腳之地,所謂落也,酉戌亥即敵之虛,惟虛故空,能不失敗乎。是拳之引進落空,亦一曰之盈虛消長也。”[3]

    陳鑫所怍的解釋是否合理呢?這就必須追溯到太極勁,以及太極陰陽與非太極陰陽差別上。太極勁由兩個勁組成,一是由外向內的收勁,一是由內向外的透勁-收透二勁相吻接便是太極勁。收,吸收,接收、內收之義。收勁是由外向內的勁。收勁意欲把放出的勁收回,如有巨大的力量把外面的東西吸收進來。透,滲透、穿透、通透之義,透勁是由內向外的勁。透勁意欲把收人體內的勁向外透達,如有巨大的力量從體內向外奔發,二勁相吻接,即指收勁是透勁的內收,收勁要有助於透勁的向外通達;透勁是收勁的外放,透勁要有助於收勁的向內吸入。至此,二勁貫通、首尾相接,故名之為太極勁。太極勁與非太極勁(外力)中的陰陽配合是兩種不同的結構系統,因而它們表現出不同的結構功能。在外力系統中,對立的二勁各自為陣,處於交替運行的狀態,如收勁與透勁是截然相反的兩種勁,但它們通過互相讓位的方式來配合,取得了二者的協同。而在太極勁系統中,對立的二勁則是同時並存、互相滲透。正如圖中所示的那樣,形成了交互運行的狀態。

    在外力系統中,由於二勁是交替運行。因而,動作自身有著明顯的起點、過程和終點的軌跡。動作與動作之間的轉換有一個短暫的空隙。對於這種現象,太極拳師在一旁把它看得很清楚,太極拳中有這樣的技巧,認為攻擊的最隹時機是在對方舊勁已斷、新勁未生之時。也有根據對方的動怍過程,分別出勁頭勁中勁尾的打法。這些技法顯然是有針對性的。而在太極勁系統中,由於二勁並立運行,勁與勁之間相互吻接,從而使動作自身表現出不確定性,同時,在舊勁欲斷之時新勁已經產生。

    陳鑫正是根據太極勁與外力的差別性來繪製這張圖的,他認為太極勁的運行就是消息盈虛而外力在與對方接觸時則有引進落空的弊病。根據這一論點,我們再來分析一下陳鑫對此圖的解釋,將會對太極拳技法有一更加清楚的認識。

    “自子至醜寅,我之引,即息也。息是生髮的過程,是積蓄力量的過程,這是陰陽相濟的,故是功手。

    “自卯至辰巳,我引之使進也,即長也。對方的進攻是被我引出來的,其進是被動的,有著很大的盲目性。我之引是主動的,體現著太極的靈動。

    “自午至未申,即敵之盛氣盡處,即我之轉關處,亦即擊人處,敵人不得其勢,其氣即消滅,不能不有落腳之地,所謂落也。我是轉關,陰陽的轉換了然于胸對方本來就是被動的,又到了盛氣盡處,正是應該尋找落腳之地的時候,偏偏又被我擊,故其腳無處可落。

    “酉戌亥即敵之虛。惟虛故空,能不失敗乎。無可落腳之地,又被人順勢擊出,當然是騰空飛出。可見,引進落空是對方不合陰陽之道的結果,也是我方之陰陽消息盈虛運動的結果,假如對方能夠合于陰陽之道,引進落空也就下存在了。

3 .虛實正誤之定義

    消息盈虛還是引進落空,從學理上講是陰陽二氣的盛衰消長是否合於陰陽之道,體現在動作方法上則存在著正確與錯誤之分。可是,在實踐中如何迅速而又正確的判斷出對方的勁法是正確的功手,還是錯誤的病手呢?這就牽涉到聽勁的內容。聽勁的實質,是通過接觸點所感知到的對方勁路的變化,以判定對方內部的虛實,從而採取有效的措施,以達到克敵制勝的目的。力有三個要素:大小、方向、作用點。作用點就是接觸點,大小就是用力的輕重,方向就是力的運行趨問。力的運行趨向也可以理解為勁氣的動向,如沉浮就表現為一種動向。因此,欲探知對方內部的虛實,可以通過接觸點感知對方勁力的輕重沉浮來實現。

    輕重沉浮是外部的感覺,其內在的實質仍是虛實的變化。因為陰陽有太極的陰陽與非太極的陰陽的差別,所以,虛實同樣存在著正確與錯誤之分。參照前文關於消息盈虛以及引進落空的分析,可以對虛實作出這樣的區分:正確性的實是充盈的狀態,如勁氣下沉所獲得的沉勁;正確的虛就是虛靈的狀態,如由沉勁而產生的升勁;不正確的實則是填實的狀態,如僵勁、硬力;不正確的虛則是虛浮的狀態,如落空時的勁氣上浮。

    充盈和虛靈都是陰陽包含的狀態,有著太極的靈性。填實和虛浮則是陰陽離絕的狀態,失去了太極的靈性。用這樣的尺度來鑒別勁氣的虛實變化,將有助於正確運用引進落空之技。

4.虛實正誤之鑒別

    關於虛實正誤通過勁氣的輕重沉浮表現出來這一點.前人又是如何認識的呢?我們不妨來看看以下這段文字:

    雙重為病,幹於填實,與沉不同也;雙沉不為病,自爾騰虛,與重不一也。雙浮為病,只如漂渺,與輕不例也;雙輕不為病,天然輕靈,與浮不等也,半輕半重不為病;偏輕偏重為病。半者、半有著落也,所以不為病;偏者,偏無著落也,所以為病,偏無著落,必失方圓;半有著落,豈出方圓?半浮半沉為病,失於下及也;偏浮偏沉,失於太過也。半重偏重,滯而不正也;半輕偏輕,靈而不圓也;半沉偏沉,虛而不正也;半浮偏浮茫而下圓也。夫雙輕不近於浮,則為輕靈;雙沉不近於重,則為離虛,故曰上手。輕重半有著落,則為平手。除此三者之外,皆為病手。蓋內之虛靈不昧,能致于外之清明.流行乎肢體也。若不窮研輕重、沉浮之手,徒勞掘井不及泉之歎耳!然有方圓四正之手,表裏精粗無不到,則已極大成,又何雲四隅也方圓矣!所謂方而元、元而方,超乎象外,得其環中之上手也。”[4]

    “雙重為病,幹於填實,與沉不同也;雙沉不為病,自爾騰虛,與重不一也。雙重所以為病是因為收中無透、透中無收,全身皆是實勁、沒有虛靈的變化。勁力的大小,方向皆暴露無遺,極易被人借力。沉勁則是從放鬆中產生出來的力量,由於勁氣下沉,人地生拫,根下穩固有著渾厚的襠勁:故沉勁有著生勁的功能,能在沉重中顯示出輕靈與流動。


    “雙浮為病,只如漂渺,與輕不例也;雙輕不為病,天然輕靈,與浮不等也。勁收不住,氣往上浮,腳下 漂浮無根,極易傾倒;或勁透下出,腳下軟弱無力,紮不下根,因而運化不靈。這都是因為收勁與透勁不能合一的原因,輕是因為透出的勁能收得回。故輕就是示之以虛。此虛有著沉實做後盾,故歎輕是虛靈的狀態。

    “半輕半重不為病;偏輕偏重為病。半者,半有著落也,所以不為病;偏者,偏無著落也,所以為病。偏無著落,必失方圓;半有著落,豈出方圓?半輕半重,虛實兼顧,此處著力,彼處呼應,內在的靈性沒有失去,不是病手;身體出偏,應接不暇,故為病手。

    “半浮半沉為病,失於不及也;偏浮偏沉、失於太過也。沉勁沒有練到家,內中尚有飄浮,不及於運化;太極的靈動更不可造作,身體一旦出偏,必有大患。此皆為病手。

    至於半重偏重,半輕偏輕、半沉偏沉、半浮偏浮等,皆因虛實不能兼顧而成為病手。

    所以說,夫雙輕不近於浮,則為輕靈;雙沉不近於重,則為離虛,故曰上手,輕重半有著落,則為平手。除此三者之外,皆為病手’”。雙輕產生於雙沉,外示以虛,內固堅實,由於內在的沉實而顯示出 外在的輕靈;沉勁可以生勁,雙沉中有著內勁的騰挪,自爾騰虛,是為上手。半輕半重,虛實兼顧,勁有著落,是為平手。

    由此可見,功手的原因在於蓋內之虛靈不昧,能致于外之清明,流行乎肢體也。太極勁是合乎太極之理的勁法,它最終表現為動作方法,因此,可以通過動作方法獲得太極的至理,也可通過對對方勁力的感知,來探明對方內部的變化。否則若不窮研輕重、沉浮之手,徒勞掘井不及泉之歎耳!

    綜上所述,太極勁與外力各有其活動的規律性。由於太極勁系統中對立的二勁是交互運行的方式, 因而表現出消息盈虛的特性;而外力系統中對立的二勁是交替運行的方式,故外力與他力發生作用時則有引進落空的弊端。在實際運用中,為準確地判斷對方內在虛實的變化究競是功手還是病手,可以通過勁氣的輕重沉浮等外在表現來感知,以保證引進落空之技的正確發揮。

參考文獻:
[1]陳鑫.陳氏太極拳圖說[M].上海:上海書店出扳社,1986年版:49.
[2]
陳鑫.陳氏太極拳圖說[M].上海:上海書店出扳社,1986年版:121.
[3]
陳鑫.陳氏太極拳圖說[M].上海:上海書店出扳社,1986年版:51.
[4](
)楊氏傳抄老譜.太極輕重沉浮解.太極拳譜[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1年版:55.

(本文發表于《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0年第1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管理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