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研究資料整理 (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感覺比起一般螳螂拳更有象形的意境,表演上也覺得炫多了,改良競技套路之難度動作,以傳統方法手法入手,先整理拳譜如下:

(1)旋手起勢 (2)金蟬脫殼 (3)單刀赴會 (4)葉底藏花 (5)燕子鑽雲 (6)螳螂出洞 (7)撥草尋蛇 (8)九天攬月 (9)衝鋒陷陣 (10)護眼騰踹

文章標籤

管理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近來迷上這兵器,看了網路諸多版本,果然劍聖打出來的感覺就是劍聖。
同時也看了網路上蠻多的分解套路教學,整體比較下來,感覺套路是編的不錯,

文章標籤

管理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習動機   太極散手48式在網路已慢慢形成一股風潮,對於推廣陳氏太極拳有著蠻令人印象深刻的概念,尤其近來許多搭配著武林名曲男兒當自強的歌聲,發勁的點落在歌曲中鼓聲,真是絕妙搭配。因而讓長期只專注在新架一二路開發的我產生了研究它的動力,也正好順道了解一下王西安體系一些不同於陳正雷體系的勁道。此心得為本人搜尋網路資料,加之自己心得之自我學習心得記錄,純屬個人觀點。真的想學正宗的48式散手,請到王西安大師相關的教學機構或老師尋求正統的教學。其中會夾雜比較有趣的東西是,王西安大師跟陳正雷大師打的東西是有些不同的,但在這四十八式的套路中,許多招法與張東武老師教的競技推手中的招式不謀而合,竟然兩個不同體系卻有著相同的技擊用法…兩者相輔相呈還真的蠻有趣的。

20230317.jpg

文章標籤

管理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田秋信陳氏太極刀
現在練的這個刀,是源於河南溫縣陳家溝,七十年代由馮志強老師從陳家溝帶回來,當時是22個式子,增加了一個收勢,叫23個式子,叫太極十三刀。再早是陳照丕所傳,也就是陳季甫,馮志強老師帶回以後,根據他自己練拳幾十年的經驗增加了一些個內容,改編了這個東西,形成了現在的這個三十六式太極刀,並且收錄到了他的這個陳氏心意太極混元刀裏面。這趟刀打起來虎虎生風,基本上體現了刀的戰鬥力和他的威攝力,所以我非常喜歡這趟刀。這趟刀當時在陳家溝廣有流傳,因為任何一個武術都不可以孤立存在,都是互相借鑑,共同提高。沒有一個,哪一個東西是全孤立存在的。所以我認為它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種特點融會在一起,太極拳也是如此。我們的這一趟刀如果想把他練好,那麼就必須要把我們的拳打好,因為器械它是肢體的延伸,只有拳打好,你才有可能把你這個延伸出來的東西(做好)。因此我們在練拳練刀,應該是把拳打好,把身架走好,手眼身法步全走好以後,才能夠把這個刀練好。有的人說,我就是想練刀,那個也沒有這個基礎,這刀你是練不好的。所以我建議還是先把拳打得很好。陳氏太極刀他本來就叫十三刀,他有十三個特點,他有不同的表現方式,不管任何特點,他有他的表現形式,如果錯一點,那就不是這個純純的一種作法了。因此我們在練的時候,要嚴格要求自己的到位。

文章標籤

管理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太極球12式
沾勁(串腕式)。串腕式出粘勁。該式為太極球最基本的手法練習。兩手合抱太極球,僅靠手腕的運動使球上下左右轉動,轉動時兩手掌不可離開球體,練習手掌對球體的粘勁。

文章標籤

管理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陳正雷老師的太極拳館表演隊曾經在第四屆中國焦作國際太極拳年會上表演的,暫稱第一版。
正面

管理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資料來源

國際太極拳年會,是由地方人民政府舉辦的國際性太極拳界學術理論研討、技術交流切磋的會節形式活動,宗旨是促進太極拳的普及與發展,增進國際國內太極拳屆的團結和友誼。1992年至1994年每年一屆,1996年後兩年一屆。年會的舉辦,由國家武術協會、國家武術運動管理中心批准,河南省旅遊局、河南省體育局主辦,焦作市人民政府協辦,溫縣人民政府承辦。自1992年至1998年,前五屆(199219931994 19961998)在太極拳發祥地溫縣舉行。2000年第六屆年會由河南省體育局、旅遊局主辦,焦作市人民政府承辦,溫縣人民政府協辦,在焦作市舉行,改名為中國焦作(溫縣第六屆)國際太極拳年會。從2002年起,由國家武術協會、國家武術運動管理中心批准改名為中國焦作第二屆國際太極拳年會 ,由河南省體育局主辦,焦作市人民政府承辦。2005年第三屆更名為中國焦作國際太極拳交流大賽 年會的會徽是時任溫縣常務副縣長、人稱孔聖人的閆文勝設計,年會會徽為太極圖與地球平面圖相重合,表達了要將太極拳弘揚、發展、推向世界的寓意。

文章標籤

管理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