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動機   太極散手48式在網路已慢慢形成一股風潮,對於推廣陳氏太極拳有著蠻令人印象深刻的概念,尤其近來許多搭配著武林名曲男兒當自強的歌聲,發勁的點落在歌曲中鼓聲,真是絕妙搭配。因而讓長期只專注在新架一二路開發的我產生了研究它的動力,也正好順道了解一下王西安體系一些不同於陳正雷體系的勁道。此心得為本人搜尋網路資料,加之自己心得之自我學習心得記錄,純屬個人觀點。真的想學正宗的48式散手,請到王西安大師相關的教學機構或老師尋求正統的教學。其中會夾雜比較有趣的東西是,王西安大師跟陳正雷大師打的東西是有些不同的,但在這四十八式的套路中,許多招法與張東武老師教的競技推手中的招式不謀而合,竟然兩個不同體系卻有著相同的技擊用法…兩者相輔相呈還真的蠻有趣的。

20230317.jpg

第一式-預備式-與一般起勢相同。

第二式-關公解帶-從多個人的解釋中大致上原始的用法是用尾三指順纏將背後纏抱自己的人,從他的纏抱中解脫後給予向後的肘擊。但其實此招若以推手比賽中來應用,可當為緩衝對手之攻擊,可以雙手同時向上產生的掤勁,提供自己下潛鑽入對方腋下或腳下進行低位攻擊,亦或者產生其它的變化,其妙用無窮,並不一定拘限在一定的框框。為何提出這種概念,主要由於此動作在解帶的過程中,雙手前臂是向上,肘向內夾緊,但身子卻是往下震,上下相拔可產生出許多欺敵之變化應用。因此,與其當成解脫擒抱,不如當成摔法引動對手產生時間差之啟動點。

第三式-退步下按掌-此式主要如字面上以下按為主,也就是對方來力的時候 ,後退並引動對手來力順勢向後向下拉,造成對方身體失衡,進而將敵壓制在地為主的技法。練習過程中,為求套路美觀,大部份人會選擇後退時是以側馬步開立的姿勢來做下按的動作,看起來比較好看,但是實際應用上如果馬步是比較不好將下按之力壓深,應以後腿為主要重心軸,方可真正在下拉對手拉深拉遠。

第四式-上步雙震掌-整理一下有原地後腳發力前腳震、六封四閉路線、前跳三種版本。前兩種發法基本上在原本套路中就練多了,所以此招傾向前跳版本。但比較特別要注意的是雙震掌的發法無論用哪種移動法,都得是由腳往上發出的勁道,所以至多平行,最好有點斜十到十五度為佳。 

第五式-右挒勁-此法有拳(似翻花舞袖)跟掌(側閃)兩版本,個人選擇王西安的掌(側閃)版本,類似張東武的閃按摔,也就是右手引對手來勁,順勢側閃讓對手起根失衡,左手在對方腋下可發可壓,同時可依勢做張東武的膝靠摔。

第六式-左回勁-此為發人之招,要發得順就是重心確切移到左腳後再旋轉。

第七式-回頭後穿肘-此招在多數人的演示中,是緊接著左回勁而做,也就是兩招結合成一組動作來演示。

第八式-上挑肘-此法是傳統套路沒有的,洪均生裏提及陳氏之肘不離肋,此法則必須開展肘與肋,才能有挑的感覺,是種下往上的肘法,單邊挑勁。

第九式-下採肘-在動作前有一個用肘纏繞擒拿反關節的招式,才接腰攔肘…

第十式-穿心肘-下採肘近身後中段肘擊穿心。

第十一式-雙開肘-接穿心肘翹起打下把。

第十二式-背折靠法1-左手拍後右手下插做被擒拿之勢,接下來左腳蹬以右臂撞擊對手,同手右手上翻向右後上橫擊。

第十三式-閃戰勁1-順新架之法做一回旋後右手下砍,應用則為互擠時爭取空間再行背折靠法。

第十三式-雙手下砸拳-可用新炮之 煞腰壓肘拳取而代之,因為後手捉對方前手下砸這種應用感覺比較不合理。反而陳瑜的這招相對好看,且應用於散手之攻擊相對合理化。

第十四式-迎門靠-兩種用法一種是雙手撥開對方之雙手攻擊,然後進步右肩撞。另一種就是側肩撞。

第十五式-濺靠-兩種用法一種是擒拿背式全身右旋擊打對手使之彈飛,另一種也是擒拿背式先後靠讓被擒之手挪出空間可以做手肘擊打。

第十六式-掛肘-擒拿反關節摔法。

第十七式-立肘-左手抱對方腰,右肘豎勁下往上擊打對方。

第十八式-雙峰貫耳-大部份演示的都是把人下拖至跪地時再以雙手擊打對方雙耳。另一法比較推薦的是下拉後,再雙手抱對方頭施以膝擊,爾後再擊打雙耳。合勁很重要。

第十九式-

待編…

後記:其實太極散手可以參考的資料,蠻有趣的,原始資料當然教學上以王戰海的太極散手一路為主,那可以補充的有張東武的競技推手,朱天才的42發勁,陳二虎的32散手…招式雷同度真的相似,可見當初這些東西並不是後人憑空想像,而是前人的心血所傳。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陳氏太極散手 48式散手
    全站熱搜

    管理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